技术感想随笔
AI摘要: 本文讲述了作者在接了一个简单的红娘小程序外包项目后的一些感悟。项目虽然简单,但花费了作者大量时间,主要是在后台管理界面和前端页面的开发上。同时,作者也反思了独立开发的现实,强调了独立开发者需要专注于解决用户痛点,而不是仅仅追求技术难度。此外,还提到了冷启动和推广的重要性,以及在技术选择上的一些心得。
最近接了个简单的红娘小程序外包项目,本来想着体验一把全栈开发的感觉,报酬只有1K,主要是为了学习。结果呢,项目没做完,甲方也没给钱。这一周下来,倒是有了不少感悟。
接不到好项目
我一直以来都有个梦想,做个独立开发者,有自己的产品,不用受雇于人,没有35岁的危机,还能有睡后收入。但这次的全栈项目经历告诉我,独立开发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美好。项目需求虽然简单,但也花了我整整一周的时间,大部分时间都在弄后台管理界面和前端页面,没啥技术含量。所谓的自由时间、客户积累和技术成长,在实际操作中都是浮云。接过来的项目,40%的甲方希望用几万块做一个淘宝那样的平台,40%的是让你干些没人愿意碰的活儿,比如后台管理页面、简单的前端需求,剩下的10%才有可能是好项目。结论就是,好项目只在熟人之间流传,其他的要么是时间浪费者,要么要求高报酬低,不知道是第几手外包到我这儿的,还不如老老实实上班。
真正的独立开发,应该是自己做主,做自己的产品,接别人的项目那叫外包。
冷启动和推广
说回独立开发,做自己的产品,对程序员来说,技术开发是擅长的,但推广运营才是难点。很多人不愿意学习推广运营,结果自己辛辛苦苦做了几个月的产品,根本没人知道,最后心灰意冷放弃了。我在V2EX上看到,有的人甚至组队互相推广产品,可见这是大多数人的痛点。
痛点比技术更重要
最近看到哥飞公众号上的一句话,成千上万人做出来的飞书是一个产品,一个人做出来的记账本也是一个产品。确实,好的产品应该是解决用户的痛点,而不是追求技术难度。现在互联网发展这么久了,大部分需求都被大厂的产品覆盖了,作为独立开发者,只能去挖掘那些大厂不太在意的小众需求。
在这个存量市场,流量已经到了天花板,只有找到那些小众的痛点才能有机会。有个想法的时候,赶紧做一个最小可行产品(MVP),如果超过一两个星期还做不出来,那就放弃吧,这种项目不适合独立开发者去做。
追求新技术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技术是无限的。现在的技术有很多:前端的js、html、css,后端的java、go、c++、python等等。掌握它们需要时间,但有些技术不值得投入太多精力,因为可能已经过时了。我以前花了很长时间去学习React、Vue3和CSS这些前端技术,但现在看来,真有点浪费时间了,稍微懂点就行,反正以后也不靠这个吃饭。
研究紧缺技术
这一条其实应该和上一条差不多的意思,在恰当的时间、投入恰当的时间、学习恰当的技术。
“C++卷、坑位极少;Java卷,现在干就是49年入国军。”这句话经常被提起。看看那些调研报告,总能找到一些技术领域存在人才缺口。可以考虑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这些有前景的技术中。比如20年前学习Web开发、10年前学习安卓开发、现在学习大模型技术。
大厂经历的价值
之前有段时间在想,大厂996,不如去国企或者银行工作,至少轻松些,时薪也不低。但是后来在学院官网上看到一些学长学姐的事迹,发现他们大多是在大厂工作了几年,然后才出来创业的。再比如最近玩的《黑神话:悟空》,它的创始人冯冀,先在腾讯游戏工作室干了好几年,然后才出来创立自己的游戏工作室。可见,大厂的经历对技术积累和商业敏感度的培养还是很有帮助的。
虽然在大厂可能像个螺丝钉,但也是接触最新技术的好地方。一旦有新技术出现,比如区块链、人工智能,大厂会马上安排人去做,如果在一些对技术不太敏感的小公司,可能还在做Java的增删改查,当真正的技术浪潮来临时,就无法跟上了。